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笔者在分析了页岩气赋存状态、吸附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界面化学领域对超临界流体吸附模型的研究、石油工程领域对页岩气吸附模型的探索及国外的一种用来表征页岩气吸附的数学模型,描述了D-A修正模型、L-F修正模型、吸附势理论模型、双朗格缪尔方程、DA-Langmuir模型以及2D-EOS模型等数学模型的特点,比较了它们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在考虑页岩气储层对其吸附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借鉴界面化学领域对超临界吸附研究的新成果,将成为未来页岩气吸附模型建立的主要方法。
推荐文章
基于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深层页岩 吸附气含量测井评价方法
四川盆地
吸附气含量
等温吸附实验,BET吸附
含气量
声波衰减表征页岩吸附气、游离气含量实验研究
岩石物理实验
等温吸附
页岩声波
声波衰减
吸附气含量
页岩气及其吸附与扩散的研究进展
页岩气
吸附
扩散
孔隙结构
分子模拟
柴东石炭系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页岩气等温吸附研究
孔隙结构
超临界吸附
Langmuir方程
Dubinin Radushkevich方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页岩气吸附模型比较研究
来源期刊 科技创新导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页岩气 超临界吸附 数学模型 比较研究
年,卷(期) 2015,(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O64
字数 20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馥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8 14 2.0 3.0
2 苏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12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23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页岩气
超临界吸附
数学模型
比较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创新导报
旬刊
1674-098X
11-5640/N
大16开
北京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179
总下载数(次)
2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