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双通道生物反馈技术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训练,达到患者早期进入上肢分离运动期。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选取Brunnstrom分级III期50例,年龄为65岁以下。采用多功能神经康复诊疗系统———生物反馈重建治疗模式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分肘关节伸展训练和肩关节前屈训练,每块肌肉每日15-20min,训练4周。结果: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P<0.01),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EMG波幅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它打破了传统的康复训练模式即患者被动、枯燥的接受功能训练,利用电刺激通过生物反馈使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能尽快促进肩前屈同时肘伸展分离运动的出现。
推荐文章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脑卒中
针刺
肌电生物反馈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对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偏瘫
Motomed智能训练系统
肌电生物反馈综合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
改良Barthel指数
运动疗法与生物反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步态的影响
运动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
急性脑梗死
偏瘫
步态
影响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肌电生物反馈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反馈技术对偏瘫患者上肢分离运动训练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黑龙江科技信息 学科
关键词 生物反馈技术 偏瘫 上肢分离运动
年,卷(期) 2015,(12)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7-137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20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小花 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43 179 8.0 11.0
2 施海涛 12 35 3.0 5.0
3 王雪峰 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44 241 10.0 13.0
4 曲艳霞 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11 34 3.0 5.0
5 黄蕾 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反馈技术
偏瘫
上肢分离运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创新
旬刊
2096-4390
23-1600/N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4-269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927
总下载数(次)
26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