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中国城镇住宅建筑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9年,是以福利住房为主的缓慢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是以住房商品化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形成了世界住宅建筑发展中独特的类型学特征.文章归纳了当代中国住宅建筑的四方面典型特征:1)在社会层面,高速发展的住宅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形成了商品住宅“一统天下”的局面;2)在城市设计层面,以高层、低覆盖率、行列式、大尺度封闭小区为主要方式;3)住宅建筑平面以单元式套型为主流,引导住户关注自我,建筑形式上也有明显的重商主义的特点;4)在建造技术上,重视低门槛和规模效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和现场建造方式成为鲜明特色.文章认为,中国当代住宅建筑的范式的形成,是追求局部“效率”的结果.随着城市发展的演进,外部条件的变化,追求综合“效益”的需求不断增加,可以预见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过去20多年中,从菊儿胡同到土楼公舍,为数不多的反范式的实践也成为转型探索的先声.
推荐文章
浅谈建筑类型学
类型学
建筑设计
方法论及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空间的类型学研究
文化建筑
公共空间
类型学
浅析现代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和演变
住宅设计
发展历程
现状
未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住宅效率到城市效益当代中国住宅建筑的类型学特征与转型趋势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中国 住宅 类型 转型 效率 商品住宅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居住——面对转型的思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241|TU-024
字数 11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振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5 472 12.0 18.0
2 常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7 1.0 3.0
3 董怡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高密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18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19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住宅
类型
转型
效率
商品住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