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昆仑山脉的南缘,发育一条巨型的以左行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带,其中西大滩左行走滑断裂是东昆仑断裂带的一部分,控制着西大滩盆地的构造地貌演化.本研究在野外调查了西大滩盆地内部和盆地边缘的活动断裂,测量 了这些断层的几何学参数,并对其运动学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晚新生代以来西大滩盆地中心发育有西大滩左行走滑断裂,而在盆地南北两侧则发育有伸展变形,存在一系列活动的高角度脆性正断层,可见清晰的断层三角面构成盆地南北两侧的山坡.这些正断层呈阶梯状产出,向盆地内部倾斜,与盆地中心的左行走滑断裂一起,在剖面上构成负花状构造,证明西大滩盆地发生了张扭性变形.走滑断裂的走滑运动往往伴随构造转换现象,在断裂弯曲或侧接部位可以形成走滑拉分盆地.西大滩盆地从其盆地形态来看,是一个狭长的张扭性盆地,盆地长宽比值约为7.5~30.0之间,大于7:1,不符合典型的走滑拉分盆地的特征;控制西大滩盆地的西大滩走滑断裂并未见明显的弯曲,从而排除盆地的走滑拉分成因.本文认为西大滩盆地的形成与西大滩断裂本身的张扭性变形直接相关,反映了该地区区域上处于张扭性而非压扭性应变状态,其成因与上地壳刚性变形和下地壳塑性流变密切相关;西大滩地区构造地貌的演化受控于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下地壳通道流(channel flow)的活动.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晚期的张扭性活动可能起始于至少7Ma B.P.以前或10±2Ma B.P.,且在昆仑山垭口盆地断陷形成时期(3.6Ma B.P.)活动更加强烈,在0.6Ma B.P.的“昆仑-黄河运动”时期可能达到顶峰,奠定了东昆仑西大滩地区现今的构造地貌格局.
推荐文章
东昆仑南部晚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推覆构造
逆冲断层
飞来峰
晚新生代
东昆仑南部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研究回顾与问题讨论
攀西地区
昔格达组
青藏高原
岩石地层学
冰期-间冰期
新构造运动
中-新生代东昆仑造山带构造事件及柴西南盆地原型研究
柴西南盆地
东昆仑造山带
中、新生代
盆地原型
盆山耦合
西昆仑山前冲断带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特征
西昆仑山
冲断带
晚新生代
构造地貌
隆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昆仑西大滩盆地晚新生代构造地貌简析
来源期刊 第四纪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东昆仑 西大滩 负花状构造 构造地貌 青藏高原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0-432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46|P931.2
字数 10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8/j.issn.1001-7410.2016.02.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刚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7 213 7.0 14.0
7 段磊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5 1.0 2.0
8 薛灵文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10 2.0 3.0
9 李正友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6 1.0 2.0
13 彭成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5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2)
共引文献  (838)
参考文献  (4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3(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1994(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19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6(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2)
1997(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7)
19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3)
1999(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2(4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昆仑
西大滩
负花状构造
构造地貌
青藏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四纪研究
双月刊
1001-7410
11-2708/P
大16开
北京9825信箱
82-428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1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