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太西煤及其煤基活性炭为碳源,硅酸钠为硅源,Fe(NO3)3·9H2O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法经碳热还原制备碳化硅粉体,探究不同n(Fe)∶n(Si)对制备的碳化硅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分别采用XRD,SEM和BET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太西煤为碳源,制得的碳化硅存在不同程度的堆积缺陷,且随着n(Fe)∶n(Si)的提高,堆积缺陷逐渐减弱,碳化硅的形貌由部分晶须逐渐变为尺寸均匀的纳米颗粒.以煤基活性炭为碳源制备的碳化硅堆积缺陷较弱,碳化硅的结晶度高,而且随着n(Fe)∶n(Si)的提高,碳化硅粒径逐渐增大,但基本保持在50 nm~100 nm范围.
推荐文章
煤基大孔活性炭的制备及表征
煤基活性炭
大孔
物理活化
化学活化
配煤对煤基活性炭孔径分布影响的研究
活性炭
煤化度
配煤
孔径分布
孔结构
煤源灰分对煤基SiC纳米结构及堆积缺陷的影响
碳化硅
灰分
溶胶凝胶法
堆积缺陷
纳米结构
煤基活性炭的制备
煤活性炭
炭化
活化
比表面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西煤及其煤基活性炭制备纳米碳化硅的比较
来源期刊 煤炭转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基活性炭 太西煤 催化剂 碳化硅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8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424.1|TQ174.75+8.12
字数 31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房俊卓 宁夏大学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 38 306 11.0 16.0
2 马琴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3 1.0 1.0
3 何康丽 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基活性炭
太西煤
催化剂
碳化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转化
双月刊
1004-4248
14-1163/TQ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
22-4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8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