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传统美学与艺术话语的建构中,对艺术进行定义往往基于审美体验的维度,而当我们以此来审视当代艺术,基于审美的艺术解读模式和审美阐释经验却遭遇挑战和困境。古德曼曾提出,面对这一困境,我们在定义艺术时,应当以“何时为艺术”的思维模式来取代“什么是艺术”的思维模式。根据古德曼的话语逻辑,笔者以为,从“什么是艺术”到“何时为艺术”的话语逻辑转变表明了艺术定义的两种范式:审美阐释型定义范式和惯例描述型定义范式。前者强调审美因素是艺术品的主因;后者则强调艺术品的外在惯例或体制性因素。循着艺术定义的转型话语,揭示现代艺术定义的话语逻辑,可以反思中国当代的审美经验话语建构,明确中国当下艺术发展的言说立场。
推荐文章
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艺术审美经验的影响
传媒大众文化
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日常化
艺术的世俗化
从"未来之路"看当下玉雕的审美取向
当代
玉雕
审美
工艺
创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艺术定义转型反思中国当下审美经验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艺术定义 审美经验 中国当代 转型 话语逻辑 艺术话语 审美阐释 体制性因素
年,卷(期) zgwxpp_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B83-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向荣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 51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艺术定义
审美经验
中国当代
转型
话语逻辑
艺术话语
审美阐释
体制性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