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茵栀黄配合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新生儿室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干预组患儿在蓝光照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茵栀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d、3d、5d、7d的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5d、7d干预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经皮照射时间平均为(30.6±8.3)h,对照组为(40.4±6.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黄疸消退所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茵栀黄配合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促进胆红素排泄,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患儿光照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推荐文章
鲁米那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
鲁米那注射液
茵栀黄注射液
干预退黄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T细胞亚群
应用茵栀黄外洗液游泳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茵栀黄外洗液
游泳
新生儿黄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茵栀黄配合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内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治疗 复方嗜酸乳杆菌 茵栀黄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3-6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2.1
字数 21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21/j.cnki.cn45-1347/r.2016.04.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宜升 广东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3 2 1.0 1.0
2 蔡桂花 广东潮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5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7)
共引文献  (34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3(15)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生儿黄疸
治疗
复方嗜酸乳杆菌
茵栀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科
双月刊
1673-7768
45-1347/R
大16开
广西省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48-3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2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