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水电站进厂交通洞成雾问题,保证交通安全,以蒲石河水电站进厂交通洞为研究对象,依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设定边界条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交通洞起雾状态下,风流与交通洞热湿量传递交换过程,通过风量调节,获取风量对交通洞温湿度分布的改变情况,研究发现:交通洞起雾原因为空气与交通洞岩体进行热湿交换,使温度下降至露点温度,相对湿度上升至100%,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析出,从而在交通洞内成雾,模拟结果显示,增大通风量可缩短交通洞壁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时间,减小空气温度下降梯度,使空气在交通洞内达不到露点温度,阻止雾的形成.该研究验证了交通洞通风形式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石门坎水电站引水洞施工支洞布置方案变更设计
石门坎水电站
引水洞
施工交通洞
布置方案
变更设计
南康河水电站导流冲沙洞设计
南康河水电站
导流冲沙洞
设计
黄登水电站尾水调压室通风洞调整可能性分析
尾水调压室
通风规划
开挖支护
原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电站交通洞通风除雾过程的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湿度 温度 热量传递 交通洞 通风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5
页数 6页 分类号 X951
字数 4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7262.2016.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翔 5 3 1.0 1.0
2 赵兵 1 2 1.0 1.0
3 唐国峰 1 2 1.0 1.0
4 崔志刚 1 2 1.0 1.0
5 鲁恩龙 1 2 1.0 1.0
6 刘锦程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8)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度
温度
热量传递
交通洞
通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262
23-1588/TD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