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三维电场导航下零 X 线透视植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严重心律失常需急诊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在导管室 X 线机被其它手术占用的情况下,完全脱离 X 线植入起搏器。患者背部贴 EnsiteTM参考电极,起搏电极建模,置入目标心腔位置,心房电极可直接固定,而心室电极再送入3~5 cm,测试并确认电极稳定后缝扎固定,并连接起搏器。结果在三维电场导航下,5例患者零 X 线透视成功植入单腔和双腔起搏器,X 线曝光时间为0 min,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1.3±13.1)min 和(97.5±16.3)min,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起搏器阈值检测正常。结论三维电场导航植入单腔和双腔起搏器安全可行,适用于须避免 X 线辐射的特殊人群或 X 线机手术台被其他患者占用时。
推荐文章
AV间期对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LVEF、NT proBNP的影响
双腔起搏器
AV间期
左室射血分数
N 末端脑钠肽前体
三腔起搏器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择期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同步化治疗
护理配合
双腔起搏器植入后不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比例对心脏结构功能的远期影响
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人工
心室功能,右
心房功能,右
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6例报告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双腔起搏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零 X 线透视三维电场导航植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内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X 线 三维电场 永久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论 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1-38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057.2016.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道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177 1061 17.0 24.0
2 吴书林 48 215 8.0 13.0
3 王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31 48 4.0 5.0
4 郭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4 10 2.0 3.0
5 陈光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 7 10 2.0 3.0
6 姚焰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4 11 3.0 3.0
7 薛玉梅 10 44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 线
三维电场
永久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
单腔起搏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内科杂志
月刊
1001-9057
42-1139/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5号
38-9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