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5-2016年南美洲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寨卡病毒疫情,疫情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大量增加,引发了全球关注.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这次南美疫情流行的是亚洲型毒株.蚊媒叮咬是寨卡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然而大量的证据显示性传播途径比预估的要更为普遍.大多数人感染寨卡病毒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孕妇患者体内的寨卡病毒会感染胎儿的神经细胞,并导致大脑出现畸形.核酸检测是目前实验室检测寨卡病毒的主要方法,通过该方法已经在血液、尿液、精液和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了寨卡病毒.目前还没有寨卡病毒疫苗,防蚊灭蚊依然是病毒防控的有效手段,孕妇及备孕的夫妇必须加强个人防护,以免病毒感染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推荐文章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研究
媒介
防控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黄病毒
伊蚊
流感样症状
自限性疾病
寨卡病毒动物感染模型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新生儿小头症
动物模型
嗜神经寨卡病毒侵染机制研究进展
寨卡病毒
病原学
神经细胞受体
信号通路
适生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寨卡病毒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性传播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仁利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192 798 13.0 17.0
2 吴春利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42 212 9.0 12.0
3 阳帆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45 326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寨卡病毒
小头畸形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性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季刊
2096-2738
11-9370/R
16开
深圳市罗湖区布心路2021号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