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敦化大桥泥炭地裕家剖面自2120a(B.P.)以来泥炭中的铅、锆元素含量,计算了该剖面铅的富集因子、沉降速率,以及岩石铅和人为铅的含量.结果表明,大桥泥炭地该时期总铅含量变化在1.81~7.35μg/g,平均值为4.24μg/g.富集因子揭示剖面上部60cm,相当于1300a(B.P.)以来有外来的铅富集,其下几乎无富集.裕家剖面铅沉降速率为0.54~4.97mg/(m2·a),呈现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的变化趋势.铅沉降速率与大气灰尘沉降速率呈明显的正相关(r=0.948,n=14,P<0.01),表明铅主要来自于大气灰尘.铅沉降速率与岩石铅含量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0.784,n=14,P<0.01),意味着大气沉降的铅主要来自于岩石风化后的自然产物,而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为铅污染较少.大桥泥炭地积累的人为铅总量为0.7293g/m2.
推荐文章
敦化大桥泥炭土有机质及其组分研究
泥炭土
有机质
有机组分
敦化市
小兴安岭雨养型泥炭记录的大气铅沉降及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雨养型泥炭
铅含量
大气铅沉降通量
气候变化
敦化巷泵房(沉井)的沉降控制工艺
泵房(沉井)
沉降
刃脚
纠偏
沉井下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敦化大桥泥炭记录的积累人为大气铅沉降
来源期刊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富营养泥炭 大气铅沉降 环境变化 铅污染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6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31
字数 36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63/j.cnki.22-1123/n.2016.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思鹏 1 0 0.0 0.0
2 卫江伟 1 0 0.0 0.0
3 杨倩楠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富营养泥炭
大气铅沉降
环境变化
铅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0-1832
22-1123/N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12-43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2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