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学郁证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郁"和"情志致郁"理论.东汉医家张仲景将"郁"视为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郁证辨证论治体系.后世医家阐幽发微,完善了郁证理论的内涵,尤以朱丹溪的"六郁"理论为代表.郁证理论的要旨在于:人体气血津液郁滞不通、迟留不畅则发病.其中气郁为诸郁之首,在郁证的病机演变中起关键作用,气郁日久则致食积、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临床可表现为癥瘕积聚、瘰疬瘿瘤.有形病理产物不能速去,郁积日久则为癌前疾病,进而发生癌前病变,若不加干预则发为癌病.故郁证理论在癌病发生过程中意义重大,应加以深入挖掘,进一步探究郁证理论在癌前疾病、癌前病变中的应用,进而为癌病辨治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蕨类植物起源与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进展
蕨类植物
起源
系统发生
体力活动水平与子宫肌瘤发生关系的研究
子宫肌瘤
体力活动
代谢当量
棚室环境与病虫害发生关系及调节
棚室
温度
湿度
气(较换
病虫害
调节
BRCA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关系的研究
BRCA1基因
多态性
宫颈癌
相关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郁证理论与癌病发生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郁证理论 癌病 发病机制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郁证理论
癌病
发病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中医杂志
月刊
0257-358X
37-1164/R
大16开
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山东中医药大学
24-04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49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