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连地区是高秆大穗型品种主要种植区,对大连地区40年来生产上不同年代近30个主推品种产量表现、总增益、平均年增益、每5年产量增益统计表明:从种植第一个单交种丹玉6号开始到现在产量持续增加,到2010年总增益达到131 kg,平均年增益3.7 kg;2015年以推广密植品种良玉99为代表总增益达到186.3 kg,平均年增益达到4.7 kg;在每5年产量增益中出现几个阶段性节点,即1980年推广 A 团后达到36.1 kg,1995~2000年间推广 D、E 团后达到27.8~29.6 kg,2015年推广密植品种后高达55.3 kg,说明推广优良杂交种对产量增长的突出作用,2005年 F 团出现-4.4 kg 负增益,说明此阶段产量处于“爬坡”阶段,推广密植品种良玉99后产量大幅增加。
推荐文章
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玉米杂交种
穗部性状
产量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玉米
叶绿素荧光
光化学效率
光合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连地区玉米杂交种对产量的增益分析
来源期刊 辽宁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大连地区 玉米杂交种 产量增益分析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简 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307.11|S513.04
字数 2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1728.2016.0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国安 10 83 2.0 9.0
2 钱朗 12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0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连地区
玉米杂交种
产量增益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农业科学
双月刊
1002-1728
21-1111/S
大16开
沈阳市东凌路84号
8-2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4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