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淮南后湖非稳沉采煤沉陷区沉积物-水体界面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湖未开发区(A区)、水产养殖区(B区)和水生蔬菜种植区(C区)3个功能区上覆水-间隙水-沉积物体系中氮、磷分布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氮、磷在不同水体界面的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上覆水中氮、磷浓度表现为A区>B区>C区;间隙水中氮、磷分布差异不显著,然而各功能区间隙水的氮、磷浓度明显高于上覆水,氮、磷主要由间隙水向上覆水中移动;沉积物中氮、磷含量以C区最高.后湖采煤沉陷区水体表现出氮污染、磷限制的现象.
推荐文章
淮南潘谢矿区沉陷积水区沉积物磷的赋存和迁移转化特征
沉陷积水区
沉积物
迁移转化
农业土壤
沉水植物对磷素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迁移转化的影响
湖泊富营养化
沉积物-水界面
迁移转化
沉水植物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定量研究方法
沉积物—水界面
湖泊
迁移
转化
内源磷
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稳沉采煤沉陷区沉积物-水体界面的氮、磷分布及迁移转化特征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关键词 采煤沉陷水体 上覆水 间隙水 沉积物 后湖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87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7/2016.01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刘根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55 215 8.0 12.0
2 程桦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66 284 9.0 14.0
3 姜春露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5 103 6.0 10.0
4 陈永春 25 164 8.0 12.0
5 刘响响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3)
共引文献  (1292)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2(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03(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5(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6(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7(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2(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3(23)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煤沉陷水体
上覆水
间隙水
沉积物
后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