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深圳市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特征,为做好正己烷危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深圳市2006-2015年确诊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资料(包括发病时间、临床特征和职业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共发生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107例,其中男性77例(占72.0%),患病年龄中位数22(17~52)岁,女性发病年龄小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群发病例为主(占86.9%),相比散发病例,群发患者发病年龄更小、工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群发事件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散发病例无季节集中现象.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宝安区,电子、印刷行业的患病比例最高(占89.7%),且以小型私营企业为主,空调密闭无尘车间更易发生.结论 电子、印刷行业中的小型私营企业应成为正己烷危害的重点监控对象,特别是在冬春季高发季节,应针对存在空调密闭无尘车间的企业加强宣传、监管.职业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中毒病例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神经-肌电图表现特征分析
正己烷
中毒
周围神经损害
神经肌电图
1例慢性职业性正己烷中毒的讨论分析和思考
慢性
正己烷
中毒
讨论分析
1例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诊断分析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职业病
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圳市2006-2015年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正己烷中毒 群体性中毒 职业健康检查 电子 印刷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0
页数 分类号 R13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9/j.oher.issn.1007-1326.2016.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美琼 24 113 6.0 10.0
2 郭翔 22 86 5.0 8.0
3 林辉 26 129 6.0 10.0
4 何坚 17 7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88)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正己烷中毒
群体性中毒
职业健康检查
电子
印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双月刊
1007-1326
31-1719/R
大16开
上海市中漕路94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2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1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