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贵州红枫湖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自然、好氧和厌氧条件下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过程,联合应用微电极技术和沉积物磷形态分析对沉积物-水界面开展了微尺度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条件下红枫湖沉积物总磷含量显著降低,且主要是NaOH提取态磷(NaOH-P)和残渣态磷(rest-P)含量降低所致,厌氧条件下沉积物孔隙水中磷酸盐浓度明显升高,而好氧条件下沉积物孔隙水磷酸盐浓度显著降低,反映厌氧条件显著促进了红枫湖沉积物磷释放.厌氧条件下沉积物内部溶解氧浓度下降、硫还原活动增强可能是导致NaOH-P释放的主要原因.O2浓度的降低加速了沉积物还原作用并产生大量H2S,进而与二价铁离子形成硫化亚铁沉淀,最终导致NaOH-P(Fe-P)释放到孔隙水中.好氧条件向厌氧条件的转换可通过改变沉积物内部pH值分布和微生物活动促使rest-P释放:厌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不仅可以消耗硫酸根产生H2S,导致pH值降低,还可消耗有机质,将有机磷转变为无机磷.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环境可影响沉积物氧渗透深度、pH值分布、微生物活动、硫循环以及有机质降解过程,进而控制沉积物磷的形态转化与释放.联合应用微电极技术和沉积物磷形态分析对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开展微尺度观测研究是揭示沉积物内源磷释放机制与控制因素的有效途径.
推荐文章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沉积历史
沉积物
磷形态
早期成岩作用
沉积年代
红枫湖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磷赋存形态的空间变化特征
红枫湖
沉积物
磷形态
温度
溶解氧
阿哈湖和红枫湖沉积物铁锰循环及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阿哈湖
红枫湖
重金属
垂向分布
铁锰循环模式
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及其与粒径的关系
沉积物
生物可利用磷
粒径
空间分布
深水湖泊
红枫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氧化还原条件对红枫湖沉积物磷释放影响的微尺度分析
来源期刊 湖泊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氧化还原环境 微电极 微尺度 沉积物内源磷 红枫湖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4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6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8307/2016.01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敬安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7 1433 20.0 37.0
2 王敬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230 8.0 15.0
3 罗婧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 39 3.0 6.0
4 徐洋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7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3)
共引文献  (448)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89)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2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化还原环境
微电极
微尺度
沉积物内源磷
红枫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泊科学
双月刊
1003-5427
32-1331/P
小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3号
28-201
19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