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管柱的摩阻计算精度直接关系到完井的质量.国内外学者已经建立了许多管柱摩阻计算模型,其中“刚杆模型”是较为常用的计算模型,但是该模型在计算管柱微元体所受的浮力时,没有考虑到微元体的端面不受液体的静压力,导致所计算的轴向力为有效轴向力.对于只有侧面与液体接触的管柱单元,如果仍把排开液体的重力作为浮力,此时会在管柱单元的两端产生附加轴向力,将在此基础上计算管柱的真实轴向力,得出新的计算公式,提高管柱摩阻的计算精度.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同时采用现有的刚杆模型和笔者所建立的模型,利用Matlab编程求解某一实际井的注水管柱在上提时的受力情况,并将两个模型所求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建立的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管柱存在中性点,中性点以下受压,中性点以上受拉,该结果与管柱的实际受力情况相符.
推荐文章
井下管柱缓冲安全处理器
井下管柱
缓冲
安全
处理器
南堡油田NP511井下管柱误射孔事故原因分析
石油射孔
压力波动
下管速度
事故分析
南堡油田
酸性气井井下管柱腐蚀预测模型及应用评价
CO2腐蚀
H2S腐蚀
气井管柱
支持向量机
腐蚀预测
气井油管柱应力与轴向变形分析
完井
气井
油管柱设计
温度
轴向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井下管柱的真实轴向力计算与应用
来源期刊 石油天然气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刚杆模型 有效轴向力 真实轴向力 附加轴向力 中性点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定 134 740 15.0 21.0
2 张红 32 111 6.0 9.0
3 钱利勤 21 24 3.0 4.0
4 王杰 29 30 3.0 4.0
5 孙巧雷 20 19 3.0 3.0
6 涂亿柳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9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刚杆模型
有效轴向力
真实轴向力
附加轴向力
中性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天然气学报
月刊
1000-9752
42-1273/TE
16开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3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62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