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控制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以临界屈曲因子为参数,讨论了弯曲、扭转双重二阶效应对刚度的影响.推导了结构的临界屈曲因子与自振周期的关系,指出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是合理反映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扭转刚度的力学参数,推荐采用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替代周期比评估结构的扭转刚度.选取两个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案例及其参数测试模型,通过几何与材料非线性分析,分析了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屈服后,临界屈曲因子、刚度折减、地震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偏小的扭转临界屈曲因子和扭转与弯曲临界屈曲因子比会引起更多的刚度折减,扭转临界屈曲因子有可能成为结构刚度设计的主导参数.根据刚度折减-地震水准关系曲线和刚度折减-临界屈曲因子关系曲线,给出了弯曲和扭转临界屈曲因子容许下限的建议值分别为7.5和2.5.
推荐文章
关于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
巨型框架
加强层
核心筒结构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研究
超高层建筑
框架-核心筒
设计方法
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超高层混合结构竖向变形研究
混合结构
超高层建筑
弹性压缩
徐变收缩
竖向变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扭转刚度及其稳定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 结构稳定 重力二阶效应 扭转临界屈曲因子 刚度折减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高层建筑结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3
页数 分类号 TU973.17|TU973.2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006/j.jzjgxb.2016.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扶长生 18 102 5.0 10.0
2 张小勇 9 6 1.0 2.0
3 周立浪 9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
结构稳定
重力二阶效应
扭转临界屈曲因子
刚度折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