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以“第二代农民工”为主的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犯罪日益突出,且蔓延发展成“犯罪村”、“犯罪镇”,形成了犯罪群体的类聚性、犯罪组织的严密性、犯罪形式的流窜性特征,引发的社会危害更直接、不良的制约发展更明显、负面的社会影响更凸显、恶性的循环态势更突出.打击遏制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必须构建党委政府牵头的齐抓共管格局、职责明晰的依法治理机制、宣传教育一体的防控体系、多元合成作战的打击机制,不断提高打击治理能力水平,切实消除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地域“瘴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治理探究——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来源期刊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 特点成因 治理措施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犯罪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D917.6
字数 7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
特点成因
治理措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双月刊
1672-6057
53-1190/D
大16开
昆明市教场北路249号
64-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9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62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