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泸恢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蜀恢527/多恢57的杂交后代F7优良株系与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提供的抗稻瘟病种质资源04R-1051杂交育成的籼型恢复系。泸恢37含有Pikm和Pik-1基因,具有高抗稻瘟病、恢复力和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的特点。泸恢37于2012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制的组合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川香优37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推荐文章
中籼迟熟恢复系泸恢1345的选育与应用
水稻
恢复系
高配合力
泸恢1345
选育
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9(t)基因培育杂交稻抗稻瘟病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稻瘟基因Pi-9
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三系杂交稻恢复系R225稻瘟病抗性
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
三系杂交稻
恢复系
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深两优117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
深两优1173
品种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泸恢37的选育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稻米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杂交稻 恢复系,抗稻瘟病 泸恢37 选育 应用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品种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1.2+1
字数 32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6.01.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稻
恢复系,抗稻瘟病
泸恢37
选育
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稻米
双月刊
1006-8082
33-1201/S
大16开
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
32-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1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