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景德镇韧性剪切带位于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核部,其构造变形特征和形成时代对华南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制约意义。景德镇韧性剪切带呈北东向展布,全长约180 km,最大出露宽度为~7 km。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定向薄片鉴定,在景德镇韧性剪切带中识别出了两期韧性走滑构造变形,并研究了其运动学指向和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早期构造变形表现为左旋韧性走滑兼逆冲作用,形成温度为420~530℃,差应力为40~300 MPa;晚期变形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形成温度为300~420℃,差应力为120~350 MPa。结合前人资料,景德镇韧性剪切带左旋走滑兼逆冲作用形成于新元古代造山作用的晚期(810~800 Ma),是由同造山挤压到后造山伸展调整的结果;而右旋走滑形成于早古生代,是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
推荐文章
西昆仑康西瓦韧性走滑剪切带的两类剪切指向、形成时限及其构造意义
西昆仑山
康西瓦韧性走滑剪切带
两类剪切指向
EBSD组构
构造事件年代学
北秦岭二郎坪岩群两侧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及其意义
40Ar-39Ar法定年
北秦岭
二郎坪弧后盆地
瓦乔韧性剪切带
朱夏韧性剪切带
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基本特征
构造混杂岩带
蛇绿混杂岩带
构造特征
中国南部
论景德镇徽商之探究
徽商
景德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赣北景德镇韧性剪切带两类剪切指向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运动学指向 温压条件 景德镇韧性剪切带 江南造山带 华南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及构造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8-31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2.3
字数 6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509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先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8 117 5.0 8.0
2 汤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3 6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3)
共引文献  (328)
参考文献  (5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6)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6(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5(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7(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4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2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1(1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3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运动学指向
温压条件
景德镇韧性剪切带
江南造山带
华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6-7493
32-1440/P
大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2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