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3年9月份龙江流域设20个采样点,综合采用硅藻多样指数法、硅藻指数法、硅藻生态类群评价法以及理化指标验证法,结合GIS技术对龙江水质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基于硅藻指数的水质比较评价的DIR法.结果表明,9月份,龙江流域水质总体处于中偏好水质标准;河流水体上游水质好于下游,支流好于干流;其中,下板六水电站、环江水文站、刘三姐乡、下江坝村、安马乡水质很好,而三岔镇、拉浪乡和大湾村水体水质很差.发现多样性指数法不适合龙江水质的评价,各种评价方法各有特点,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各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联合采用是必要的.
推荐文章
赤水河流域秋季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底栖硅藻
多样性指数
硅藻指数
水质评价
赤水河
无毒防污涂料表面底栖硅藻附着评价的实验方法
防污涂料
附着
低表面能
底栖硅藻
北京河流底栖硅藻沿城乡梯度带空间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底栖硅藻
季节变化
城市河流
城乡梯度
北京
长江口及东海春季底栖硅藻、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生态特点
微型底栖生物
小型底栖生物
现存量
分布
长江口
东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龙江底栖硅藻水质生物监测方法
来源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江 底栖硅藻 生物监测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监测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5-3353
页数 分类号 X824|X8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0/j.cjee.2015011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德所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82 794 15.0 24.0
3 张永祥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4 95 5.0 9.0
6 易燃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6 38 4.0 6.0
8 李会锋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 11 2.0 3.0
9 林金城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5 22 3.0 4.0
12 钟云艳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5 2.0 2.0
13 赵方旭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江
底栖硅藻
生物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工程学报
月刊
1673-9108
11-5591/X
大16开
北京市2871信箱
82-44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3
总下载数(次)
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