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钛—钛、钛—铜及铜—钛压印接头进行了静态力学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三种接头的静力学行为,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头拉伸断口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TA 1-H62接头静拉伸强度和能量吸收值最大(4944.52N,5.034J),TA1-TA1接头略小(4641.24N,3.515 J),H62-TA1接头最小(2877.19N,1.426 J);三种接头失效模式均为颈部断裂失效,TA1-TA1接头断口呈现解理和韧窝形貌,同时具有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特征;TA1-H62接头断口出现明显韧窝和延伸区特征,为典型的韧性断裂;H62-TA1接头断口呈现小而浅的"U"型韧窝,为强度较低的韧性断口.
推荐文章
铜铝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
搅拌摩擦焊
铝铜焊接
旋转速度
力学性能
电磁脉冲焊接铜铝异种材料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电磁脉冲焊
异种材料焊接
T3纯铜
LF21防锈铝
焊接接头
异种钢焊接接头高温失效的分析
异种钢焊接
失效
母材材质
焊接工艺
铝异种材料连接接头的强度分析
铝异种材料
间接接头
焊接
强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钛/铜异种材料压印接头静态失效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热加工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钛合金 压印连接 板材顺序 力学性能 断口分析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名师荐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316.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4158/j.cnki.1001-3814.2016.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晓聪 232 477 10.0 13.0
2 张越 40 25 3.0 4.0
3 王医锋 19 36 5.0 5.0
4 卢毅 23 4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钛合金
压印连接
板材顺序
力学性能
断口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加工工艺
半月刊
1001-3814
61-1133/TG
大16开
陕西兴平市44信箱
52-94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07
总下载数(次)
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