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已成为浙籍侨胞在欧洲的主要侨居国之一。当时,浙籍侨胞在俄国接受、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条件是:他们在俄国的生活处境非常困难;他们经历十月革命洗礼后,思想觉悟得到了提升;俄国布尔什维克对他们提供了帮助;中国国内已产生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和条件。他们通过参加、领导旅俄华工联合会的工作及编辑刊行《旅俄华工大同报》(以下简称《大同报》),领导组织旅俄侨胞参加苏联红军,组织派遣侨胞回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等方式进行理论宣传和传播。从他们接受、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分析,他们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中孙言川是典型代表。同时,由于浙籍旅俄侨胞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尤其是孙言川1920年回国后,《大同报》停刊,因此,相比国内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在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重大课题上所起的作用和贡献又有其局限性。
推荐文章
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有效路径选择研究
马克思主义
传播
路径选择
传播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因素分析
传播学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因素
马克思主义是动态的、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遗产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共产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浙籍旅俄侨胞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作用评析
来源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浙籍旅俄侨胞 马克思主义传播 贡献与作用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3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B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凤珍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8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浙籍旅俄侨胞
马克思主义传播
贡献与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年刊
16开
浙江省杭州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