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人们经常关注给定基质具有多个格位所对应多发光中心的光致发射。取决于所掺杂的基质,多个格位的晶体化合物应该可以提供相应的多发光中心,但某些化合物有时只会表现一个发光中心,由此产生“争议性”发光中心。据以往研究,以稀土离子掺杂而为人所知的经典镁黄长石( Ca2 MgSi2 O7)长余辉化合物具有“争议性”Ca格位。为此,在本文中以非稀土离子( Bi3+)特有的发光特性从侧面来研究Ca2 MgSi2 O7化合物中的“争议性”Ca格位问题。结果表明,在250和276 nm激发波长激发下,所有的Bi3+掺杂Ca2 MgSi2 O7样品均有峰位位于582和350 nm的两个Bi3+特征发射带。结合晶体结构分析,光谱结果表明,Ca2 MgSi2 O7∶Bi3+荧光粉具有对应于六配位和八配位的两个不同Ca2+格位的两个Bi3+发光中心,即,Bi3+(Ⅰ)(~582 nm)和Bi3+(Ⅱ)(~350 nm)发光中心。此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表明,Bi3+(Ⅰ)与Bi3+(Ⅱ)具有单向的能量传递,而且,发现这两个发光中心所对应的相对发射强度是依赖于激发波长和Bi3+掺杂浓度。实验证明了Ca2 MgSi2 O7晶体化合物具有两个Ca格位,而不是有些工作中所讨论的一个Ca格位。本文工作可以为已知或未知的具有“争议性”格位的晶体化合物的验证提供新的借鉴。
推荐文章
Eu3+,Bi3+共掺杂铌酸镁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发光二极管
荧光粉
固相反应
稀土
能量传递
BaNb2O6:Eu3+,Bi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
发光性质
荧光粉
固相反应
YVO4:Eu3+,Bi3+纳米荧光粉沉淀合成及发光性质
沉淀法
YVO4:Eu3+
Bi3+掺杂
纳米荧光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过 Bi3+发光特征判定“争议”格位--以 Ca2MgSi2O7∶Bi3+荧光粉为例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铋(Ⅲ) 镁黄长石 荧光粉 能量传递 争议格位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0-1427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11
字数 1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4/j.issn.1000-0518.2016.12.16032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铋(Ⅲ)
镁黄长石
荧光粉
能量传递
争议格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