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物体生长、死亡及分解是沙地生态系统物质周转的重要环节.以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及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9-2011年3个生长季各生境植被特征、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的测定,分析了沙地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量的变化趋势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地表植被存在显著的生境差异,植被盖度、生物量和密度等均表现为草地>固定沙丘>流动沙丘.(2)3类生境地上生物量均存在显著的单峰曲线的季节差异性,其中草地最大生物量分别出现在7月(2009年)和8月(2010、2011年),最大生物量为163.71~247.64 g·m-2;固定沙丘最大生物量均在2009、2010、2011年7月达到最高,分别为96.13、96.02、102.74g·m-2,流动沙丘最高地上生物量为17.48~20.10 g ·m-2,分别出现在7月(2009年和2010年)和9月(2011年).(3) 2009、2010、2011年3类生境中的年最大凋落物量分别为21.0、267.6、370.1 g·m-2,其中草地和固定沙丘中凋落叶和凋落枝等非立枯有较大比重,流动沙丘凋落物主要为立枯;同时各生境凋落物具有与地上生物量相反的季节特征.
推荐文章
科尔沁沙地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恢复演替
单峰格局
科尔沁固定沙地植被特征对降雨变化的响应
增雨
减雨
半干旱沙地
植被特征
生物量
科尔沁沙质草地生物量积累过程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模拟
半干旱沙质草地
生物量积累
降水变化
响应
模型模拟
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演替进程中群落土壤种子库研究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
演替
土壤种子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与凋落物量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沙漠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过程 地上生物量 凋落物 季节动态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沙漠化土地恢复与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4
页数 分类号 Q948.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694X.2015.0002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尔沁沙地
植被恢复过程
地上生物量
凋落物
季节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沙漠
双月刊
1000-694X
62-1070/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1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6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7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