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朦胧诗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浮出历史地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影响至全国,引起了中国整个诗坛甚至文学界的注意。但伴随而来的不仅有荣誉,还有不可避免的争论:一方面,北岛等朦胧诗人既接受了艾青等老一辈诗人传统的诗歌观念,又在新时代产生了创作的焦虑;另一方面,在面临朦胧诗人迅速崛起的同时,老一辈诗人也产生了身份的焦虑和阅读的焦虑。这两方面的焦虑交织碰撞,共同参与和影响了朦胧诗的争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其他问题。
推荐文章
关于朦胧诗及其争论
朦胧诗
社会环境
文学接受
探索得失
后朦胧诗
“朦胧诗”的时代内涵
人文关怀
寻找光明
自我独立
论朦胧诗的“朦胧性”及其语言策略
朦胧诗
朦胧性
语言
语象
基于朦胧诗论争的分析与反思
朦胧诗
诗歌作品
学术论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群体的焦虑与朦胧诗争论
来源期刊 郑州师范教育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朦胧诗人 群体焦虑 争论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I207.2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永宁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1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朦胧诗人
群体焦虑
争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师范教育
双月刊
2095-3488
41-1419/G4
大16开
201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