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聚合物驱油(聚驱)油田采出液处理过程中生成的两种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油泥(黏弹油泥和非黏弹油泥)进行组成分析及生成机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黏弹油泥的FTIR谱图、XPS谱图与实验室模拟生成的黏弹油泥对照样的谱图高度相似,证明黏弹油泥是聚季铵盐型清水剂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生成的高含油阴阳离子复合物;非黏弹油泥不含季铵盐成分,而含有酰胺和醚官能团,推测有可能来源于采出液处理剂中的聚醚成分。
推荐文章
孤岛油田复合驱采出液处理技术
三元复合驱
采出液
脱水
污水处理
孤岛油田
渤海油田聚驱采出液污水处理研究
油田采出水
反相破乳剂
聚合物驱
污水处理
聚驱采出液电脱水技术
聚合物驱脱水电脱水器电极
已建水驱原油处理系统对含聚采出液的适应性研究
水驱系统
含聚采出液
处理负荷
适应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驱油田采出液处理生成油泥的组成及形成机理
来源期刊 化工环保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黏弹油泥 非黏弹油泥 聚驱油田采出液 阳离子清水剂 油泥生成机理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69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41
字数 35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878.2016.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靖波 33 179 8.0 10.0
5 张健 96 399 10.0 13.0
9 檀国荣 29 182 8.0 11.0
11 翟磊 10 64 6.0 7.0
15 王秀军 8 4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9)
共引文献  (20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黏弹油泥
非黏弹油泥
聚驱油田采出液
阳离子清水剂
油泥生成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环保
双月刊
1006-1878
11-2215/X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
2-38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38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