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判决理由与判决原因的分离具有某种修辞学上的必然性.首先,任何文本都有一个不同于真实作者的隐合作者,前者代表的只是隐合作者的声音,而并非真实作者意见的彻底披露,即后者的展示.其次,分离还缘于修辞场景的转换,即实现不同的同一.前者的听众是当事人和公众,要实现的是对他们的有效说服;而后者的听众则是法官自己,意在劝说自己做出某个判决.再次,从动机角度出发,前者展现的是伯克修辞学的动机,这是一个语言学概念;而后者展现的则是作者的真实动机,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后,两者之间只是第二种形式的重复,一种没有同一性基础的“不透明的相似”.因此,司法无所谓说谎.
推荐文章
西方修辞学研究
西方古典修辞学
西方近代修辞学
复兴的现代修辞学
《毛诗传笺通释》的修辞学贡献
马瑞展
《毛诗传笺通释》
修辞
文化差异对修辞学的影响
文化思维模式
儒家思想
亚里士多德哲学
修辞学
病理性说谎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病理性说谎
幻想性谎语癖
精神障碍
人格障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司法就是说谎?——新修辞学对司法虚饰命题的反击
来源期刊 法律方法 学科
关键词 新修辞学 判决理由 判决原因 司法虚饰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司法方法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10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西恒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新修辞学
判决理由
判决原因
司法虚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方法
半年刊
32开
济南市经九路胜利大街39号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