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四川康定基地的实验室(海拔高度3800 m)内研究了人工培殖冬虫夏草过程中一种眼蕈蚊属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控方法.该虫在10℃-13℃,相对湿度65%-75%的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所需要的时间为85-95 d,幼虫期为28-30 d,蛹期为16-20 d,成虫期为15-20 d,卵期为27-30 d.基质和饲料都同时存在是该虫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无土条件下裸露饲养可以有效避免该害虫的发生.
推荐文章
平菇厉眼蕈蚊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其防治
平菇厉眼蕈蚊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
尖眼蕈蚊的生物学及综防研究
尖眼蕈蚊
形态学
生物学
防治
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的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
异迟眼蕈蚊
生物学特性
我国食用菌眼蕈蚊的研究现状
食用菌
眼蕈蚊
生物学特性
防治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培殖冬虫夏草过程中一种眼蕈蚊属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控研究
来源期刊 环境昆虫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人工培殖 眼蕈蚊属 生物学特性 防控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冬虫夏草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6
页数 分类号 Q968.1|S435.6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858.2016.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飞 65 273 8.0 13.0
9 张德利 62 231 8.0 11.0
33 曾纬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虫夏草
人工培殖
眼蕈蚊属
生物学特性
防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昆虫学报
双月刊
1674-0858
44-1640/Q
16开
广州市新港西路105号
46-1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8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