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Mo和W对NbC形成能、NbC/γ-Fe界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取代NbC中的Nb在形成能方面是不利的.然而Mo参与到NbC中降低了NbC的晶格常数以及NbC/γ-Fe的界面化学能,因而有利于形成复合(Nb,Mo)C粒子.相比于Nb原子,Mo原子与最近邻Fe原子之间的d轨道杂化峰能量更低,这是导致MC/γ-Fe界面化学能降低的主要原因.W对NbC的影响有着与Mo类似的作用.
推荐文章
U-Mo合金γ相稳定性研究
U-Mo合金
γ相
退火
相变
扩散偶
中锰钢残留奥氏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中锰钢
残留奥氏体
强化机制
稳定性
TRIP效应
TWIP效应
铌和钨对γ-TiAl基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
TiAl基合金
热稳定性
片层组织
奥氏体化合金元素Mn和Ni对FV520B焊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FV520B马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化
合金元素
力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合金元素Mo和W对NbC在奥氏体中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冶金 学科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Nb,Mo)C 界面化学能 形成能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4,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34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8 441 13.0 19.0
2 果春焕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3 85 5.0 8.0
3 周延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王振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超轻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3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一性原理计算
(Nb,Mo)C
界面化学能
形成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冶金与材料
双月刊
2096-4854
23-1602/TF
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文昌街216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8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