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汉语中的“有的是”是表示主观大量的习语词.它是从句式“S有的是NP”的跨层组合截取而来的,在词汇化过程中经历了语义主观化.句式“S有的是NP”在语境中受言语交际的足量准则的作用,获得“S有的仅是NP”的会话含义;接着,在认知上的视角转换机制的作用下,遵循限定算子与全称量词置换律,进一步引申出“S有的都是NP”这种语用推理义;最后,在“都”的语义主观化因素的作用下,从“S有的都是NP”义引申出“S的NP很多”这种语境义.当“S的NP很多”义固化为“S有的是NP”的字面意义时,句式“S有的是NP”就已构式化了.构式意义反作用于其组成成分使得“有的是”获得“很多”义.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观大量词“有的是”的语义获得
来源期刊 语言教学与研究 学科
关键词 有的是 足量准则 视角转换 语用推理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6-103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爱玲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26 2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的是
足量准则
视角转换
语用推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言教学与研究
双月刊
0257-9448
11-1472/H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2-45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09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