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左心房心内膜去神经化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br>  方法:连续纳入57例症状严重、倾斜试验结果为阳性的难治性VVS患者,男性22例,平均年龄(43±14)岁,均对常规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57例患者均采用三维标测系统重建左心房模型,于左心房的5个自主神经节(GP)解剖分布区域消融,行左心房心内膜去神经化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消融术中出现血压下降、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等迷走反应情况,消融终点为迷走反应消失。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晕厥、晕厥前兆的发生情况并复查动态心电图和直立倾斜试验。<br>  结果:52例(91.2%)患者在消融中诱发出迷走反应,并达到消融终点,5例患者未能诱发出明显的迷走反应。平均随访(36±22)个月,52例(91.2%)患者未发生晕厥,其中11例仍有心悸、黑朦及头晕等晕厥前兆发生,但术后每年晕厥前兆发作次数[(1.9±0.9)次/年]较术前[(6.2±5.5)次/年]明显减低(P=0.028),自觉症状明显改善。5例患者VVS复发。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br>  结论:左心房心内膜去神经化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VVS安全、有效,能有效预防VVS复发。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病人再次射频消融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临床特点
并发症
安全性
左心房黏液瘤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左心房黏液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热
贫血
环肺静脉隔离联合左心房顶部线性消融治疗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隔离
左心房顶部线消融
房性期前收缩负荷
复发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使用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Meta分析
阵发性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消融
射频消融
Meta分析
安全性
有效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左心房心内膜去神经化射频消融治疗难治性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晕厥,血管迷走性 心内膜 导管消融术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46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16.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晕厥,血管迷走性
心内膜
导管消融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循环杂志
月刊
1000-3614
11-2212/R
大16开
北京市北礼士路167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
82-21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01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