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低渗致密凝析气藏反凝析污染的问题,通常采用CO2吞吐注气技术来解决,而注烃类气解决反凝析污染的成果很少.文中以安岳须二气藏岳101井为对象,在考虑压裂缝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注干气吞吐开发前后凝析油和天然气的采出程度为标准,研究了裂缝长度、宽度、高度和条数对注气吞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长裂缝,近井区域若存在微裂缝,可以提高凝析油和天然气的产量;裂缝宽度达到5 cm以上时,注入干气的效果更好;裂缝高度对干气吞吐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相同的裂缝长度下,共轭缝的干气吞吐效果较差.研究成果对类似凝析气藏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低渗气藏水平井压裂裂缝参数优化
低渗气藏
水平井
非达西流
产能预测
裂缝参数优化
安岳低渗凝析气藏单井干气吞吐参数优化
低渗凝析气藏
相态恢复
干气吞吐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安岳气田
低渗致密裂缝性气藏整体压裂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低渗透油气藏
裂缝(岩石)
压裂
数值模拟
动态
设计
模型
低渗裂缝型气藏斜井压裂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气藏
裂缝型油气藏
定向井
压裂
效果
户部寨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裂缝对低渗致密凝析气藏单井干气吞吐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压裂缝 凝析气藏 干气吞吐 反凝析污染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57.7
字数 19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56/dkyqt201602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钰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108 798 15.0 23.0
2 汪伟琦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1 1 1.0 1.0
3 金瑾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裂缝
凝析气藏
干气吞吐
反凝析污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