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二氧化钛中砷的检测方法中,样品前处理多数采用硝酸‐盐酸‐氢氟酸混酸体系溶解,而采用此法处理样品,会存在钛容易水解且消解时间较长的问题。实验提出了硫酸‐硫酸铵体系溶解二氧化钛样品的方法,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且反应温和,并据此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测定二氧化钛样品中砷的方法。实验表明,砷的质量浓度在0.50~20μg/L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5μg/L。干扰试验表明,基体钛样品中的共存元素均不干扰测定。方法用于二氧化钛实际样品分析,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 ,n=11)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101%。
推荐文章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矿石中砷含量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矿石
砷含量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砷
氢化物发生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
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
食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二氧化钛中砷
来源期刊 冶金分析 学科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硫酸 硫酸铵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7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攀枝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9 8 1.0 2.0
2 刘林 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攀枝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8 6 1.0 1.0
3 龚厚亮 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攀枝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3 2 1.0 1.0
4 刘元清 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攀枝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3 2 1.0 1.0
5 王维 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攀枝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钛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硫酸
硫酸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冶金分析
月刊
1000-7571
11-2030/TF
16开
北京学院南路76号
82-15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1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1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