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恶意诉讼作为一种异化的诉讼现象,其滋生、发展既有制度上的防范立法缺失,也有诸如社会环境的外部浸染、诉讼过程的内在缺陷、诉讼参与人的价值偏差等制度外的原因.对于恶意诉讼概念的厘清与界定,是我们识别与防范恶意诉讼的先导.传统的恶意诉讼防范机制着重从法院和当事人的视角进行单线条的管理防范,防范的方式主要是从立法上进行规范,难以有效抑制恶意诉讼.社会治理理论为防范恶意诉讼提供了新视野,欲从源头上对恶意诉讼进行防范治理,需要从诉讼阶段系统性契入,在诉讼过程中引入多方参与主体,多层次、多途径构建新的恶意诉讼防范机制.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恶意诉讼防范
来源期刊 电子政务 学科
关键词 恶意诉讼 社会治理 诉讼阶段 诉权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互联网治理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8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82/j.cnki.dzzw.2016.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火良 39 7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恶意诉讼
社会治理
诉讼阶段
诉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政务
月刊
1672-7223
11-5181/T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82-564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35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