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掌握西湖入湖溪流龙泓涧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研究了一年内3场暴雨径流过程中营养盐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长历时暴雨事件一般会形成多个径流峰值,而其滞后于雨强峰值的时间取决于当次强降雨的分布.降雨的初期冲刷效应与前期降雨量有关,前期降雨量越少,总磷和氨氮的初期冲刷效应越明显,在退水阶段滞缓的壤中流会使总氮和硝态氮再产生一个浓度峰值.径流中各形态氮素的平均浓度(EMC)与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雨强和平均雨强均表现为负相关,与前5d的降雨量表现为正相关,而总磷的EMC值与氮素有相反的变化规律.径流营养盐迁移通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上升,Pearson分析表明总氮、硝态氮与径流水深(流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总磷、总氮、硝态氮和氨氮的平均迁移通量分别为34.10、1 195.55、1 006.62和52.38 g·hm-2,硝态氮为主要的氮素迁移类型(占总氮的84%).
推荐文章
紫色丘陵区小流域典型降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施肥后首场大雨
大暴雨
非点源污染
海河流域水稻田氮磷地表径流流失特征初探
海河流域
水稻
地表径流
氮磷流失
郑州郊区菜地氮磷随暴雨径流流失特征研究
人工降雨
菜地
暴雨径流
氮流失
磷流失
暴雨径流对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
暴雨径流
土地利用
氮流失
磷流失
新田小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湖龙泓涧流域暴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来源期刊 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泓涧流域 非点源污染 暴雨 径流 营养盐流失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47
页数 分类号 X5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7/j.hjkx.2016.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芝瑛 10 282 9.0 10.0
2 杨帆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15 54 4.0 7.0
3 蒋轶锋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38 435 11.0 19.0
4 王翠翠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1 15 1.0 1.0
5 黄晓楠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 16 1.0 2.0
6 陈琳 2 2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2)
共引文献  (321)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28)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3(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5(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6(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8(3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10(3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泓涧流域
非点源污染
暴雨
径流
营养盐流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环境科学
月刊
0250-3301
11-1895/X
16开
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市2871信箱)
2-821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846
总下载数(次)
54
总被引数(次)
2318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