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35年Einstein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提出了EPR论文,该文的局域性原则对应他的狭义相对论(SR).文章坚持以超光速传送能量和信息的不可能性,否定体系分开为两个(Ⅰ和Ⅱ)之后会有一种超距作用的机制.1951年D.Bohm对EPR思维实验作了现代物理意义的陈述,称为Bohm自旋相关方案或自旋双值粒子系统,实际上启动了量子纠缠态研究,对EPR思维是一种推进.在此基础上.1965年J.Bell提出了后来称为Bell不等式的隐变量理论;而在1981年—1982年间A.Aspect做了多个精确实验,结果与Bell不等式不符,却与量子力学(QM)一致.Aspect实验在科学界引起震动,使物理学家J.Brown和P.Davies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组织了一次对著名科学家的访谈.在采访J.Bell时他说,该不等式是分析EPR思维所产生的,这个思维说在EPR论文条件下不应存在超距作用,但那些条件却导致了QM所预期的奇特的相关性.Aspect实验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QM从未错过,即使条件苛刻也不会错.这些实验无疑证明了Einstein的观念站不住脚.Bell认为,现在为克服理论上的困难,可以回到Lorentz和Poincar è;可以想像以太这种参考系存在,在其中事物可以比光快.Bell重复说想回到以太概念,因为从EPR论文可以看出,景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比光快.EPR论文建基于SR之上,二者都否认超光速的可能性,这也就是SR与QM的根本矛盾.QM允许超光速存在,认清这一点对科学进步有重要意义.J.Bell于1990年去世,但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Bell不等式成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几十年来所谓Bell型实验长盛不衰,双粒子奇异纠缠的距离从最早的15m多年后增大为144km,十分惊人.特别是在2008年,D.Salart等用处于纠缠态的相距18km的2个光子完成的实验证明其相互作用的速度比光速大一万倍以上,为104c—107c;可以说此实验对有关EPR的长期争论作了结论.可否说量子纠缠态必然引向超光速信号传送?研究表明“景象背后”的影响允许超光速通信.人们都承认实际上存在相互纠缠粒子之间的超光速信息传送是确定的事实,问题仅在于如何应用于人类相互交流和联系.EPR论文的错误对科学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教益,对量子纠缠态这种奇特物理相互作用的好奇是思考和探索的永不衰竭的原动力.量子纠缠态或许可以称为“第5种基本的物理相互作用”;而所谓Bennett方案并非唯一的用量子纠缠作远距离通信的途径.
推荐文章
关于超光速及量子分形的能量交换描述方法
超光速
量子分形
能量交换
粒子分形运动
量子纠缠与超光速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
量子纠缠
量子隐形传态
超慢光速的研究进展
慢光速
进展
量子远程通信与超光速运动问题
量子远程通信
狭义相对论
超光速
德布罗意波
波粒二象性
相速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量子非局域性为基础的超光速通信
来源期刊 前沿科学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非局域性 量子纠缠态 超光速量子通信 Bell不等式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78
页数 22页 分类号 O59
字数 24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志洵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97 403 10.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9)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3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4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局域性
量子纠缠态
超光速量子通信
Bell不等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前沿科学
季刊
1673-8128
11-5568/N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15号科技日报社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7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