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未来温度升高对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影响,选取了华南地区常见且分布较广的11种木本植物、7种草本植物和3种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温度升高(20、25、30、35℃)的实验方法研究其光响应曲线及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木本植物中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无患子(Sapindus mulorossi)、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和马樱丹(Lantana camara)的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温度下差异均不显著;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的光补偿点(LCP)和气孔导度(Gs)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和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的胞间CO2浓度(Ci)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海南石梓(Gmelina hainanensis)的Gs和Ci均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在不同温度下差异不显著;凤凰木(Delonix regia)的Pmax和Gs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在30℃达到最大。草本植物中,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华南毛蕨(Cyclosorus parasitic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的光饱和点(LSP)、LCP、Pmax、Ci在不同温度下均差异不显著,G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飞扬草(Euphorbia hirta)、升马唐(Digitaroa ciliaris)、中华结缕草(Zoysia sinica)的Pmax和Gs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金钟藤(Merremia boisian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和厚叶悬钩子(Rubus crassifolius)的Pmax、G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30℃时达到最大值;LCP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LSP 在不同的温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厚叶悬钩子的 Ci在不同温度下无显著性差异;金钟藤的Ci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0℃达到最大值;薇甘菊的Ci和温度呈正相关。与木本和草本植物相比,温度升高对藤本植物的Pmax、Gs、LCP和Ci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推荐文章
不同生活型植物腐解过程对人工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
人工湿地
不同生活型
水生植物
腐解
水质
色季拉山林线不同生活型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高山林线
生活型
功能群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碳同位素比值
民勤荒漠区不同生活型植物物候响应气候变暖的差异
植物生活型
更新芽着生部位
物候
气候变化
民勤荒漠区
两种生境下不同生活型植物凋落叶的持水特性
新鲜凋落叶
水文生态功能
石灰岩
砂岩
持水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度升高对不同生活型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温度升高 生活型 光合作用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藤本植物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Q948.11
字数 52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6.0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娜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 10 52 4.0 7.0
2 李富荣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3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3)
共引文献  (393)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49)
二级引证文献  (4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6)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度升高
生活型
光合作用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藤本植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