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波导型SPR传感器波矢匹配条件受限及较难与光纤实现固化对接进而实现在线传感的缺点,研究由条波导激励对称结构的SPR传感系统。通过对由金属——介质——金属构成的对称结构进行模式分析,研究可在该结构内激发SPW的可能性及其波矢可调谐机制。实验制备单模条波导并激励对称传感结构,对比了条波导激励传统结构与对称结构的检测折射率范围,研究了对称结构中金属材质,金属膜厚及介质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给出了折射率测量的结果,实验证明,采用对称结构实现传感,可通过镀金属膜的厚度来改善传感特性,调节两金属膜之间介质的厚度可以实现波矢匹配的调节,进而使得被测范围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具有较好的线性。
推荐文章
基于CHIPIC软件的旭日型可调谐相对论磁控管的研究
相对论磁控管
旭日型可调谐磁控管
CHIPIC
互作用机理
角度调制型SPR传感器复合金属膜结构的设计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Au
Ag
复合金属膜
角度调制型
数值分析
基于平面波导传感器的强约束型微纳光子结构成像教学系统
强约束型
成像教学系统
光信号采集
平面波导传感器
系统设计
实验分析
采用同步调谐方法的Littman型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激光器
连续无跳模调谐
同步调谐
Littman结构
无增透膜激光二极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波矢可调谐对称结构的条波导型SPR传感系统研究
来源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SPR 对称传感结构 调谐机制 波矢匹配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传感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19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H744|O439
字数 43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99.2016.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海马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96 365 10.0 15.0
2 刘瑾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76 233 8.0 13.0
3 宋万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30 4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PR
对称传感结构
调谐机制
波矢匹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传感技术学报
月刊
1004-1699
32-1322/TN
大16开
南京市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5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