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超声波辅助下,以大豆苷元、正丁胺和37%的甲醛水溶液为原料,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区域选择性合成了2种新型1,3-大豆苷元并噁嗪衍生物。通过DEPT、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等二维核磁共振(2D NMR)技术,分别对二种新化合物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的波谱学分析确证了大豆苷元特定的反应位点。
推荐文章
新型异噁唑衍生物的合成
苯甲醛
异噁唑
含氮杂环化合物
哌嗪
有机化合物
新型苯并噁唑(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含氮杂环
苯并噁唑
苯并噻唑
合成
新型对叔丁基杯[4]芳烃1,3-二酮衍生物的合成
对叔丁基杯[4]芳烃
1,3-二酮
醚化
缩合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1,3-大豆苷元并噁嗪衍生物的波谱学研究
来源期刊 波谱学杂志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NMR) 归属 大豆苷元噁嗪衍生物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 究 简 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3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O482.53
字数 39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8/cjmr201602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屈凌波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49 619 12.0 16.0
2 毛璞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0 125 6.0 8.0
3 肖咏梅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1 92 6.0 7.0
4 袁金伟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3 94 6.0 8.0
5 杨亮茹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3 102 6.0 9.0
6 尹秋月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 1.0 1.0
7 李远哲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NMR)
归属
大豆苷元噁嗪衍生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波谱学杂志
季刊
1000-4556
42-1180/O4
16开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武汉71010号信箱)
38-313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0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