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析不同剂量前列地尔对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1年6月到2015年6月共收治心绞痛门诊患者87例进行研究,分为A组(n=44)与B组(n=43),两组均首先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在此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A组剂量为20 μg、B组剂量为10μ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评估指标包括CRP、TNF-α、IL-6)、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评估指标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CRP、TNF-α、IL-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CRP、TNF-α、IL-6均分别低于该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分别低于该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2/44),高于B组86.0%(37/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05,P=0.129 >0.05).结论 常规剂量(20 μg/d)前列地尔治疗心绞痛患者可更有效改善氧化应激及流变,为理想治疗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剂量的前列地尔对心绞痛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来源期刊 血栓与止血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绞痛 前列地尔 氧化应激 血液流变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红平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 7 48 4.0 6.0
2 郑娟娟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 6 48 3.0 6.0
3 文媛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 8 65 5.0 8.0
4 张元元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 5 45 3.0 5.0
5 舒逸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血管内科 4 4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绞痛
前列地尔
氧化应激
血液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血栓与止血学
双月刊
1009-6213
44-1513/R
广州昌岗东路250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7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5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