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采前、采中及采后外周血液的检测,观察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小板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知情同意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别于献血者采前、采中(血小板采集量为50%时)、采后10~20 min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液检测并收集数据。结果①单、双治疗量组献血者采中较采前血小板计数分别下降(14.0±5.6)%和(24.7±7.3)%,采后较采中血小板计数分别下降了(6.3±10.2)%和(5.9±10.2)%;单采结束后10~20 min,单、双治疗量组外周血小板可恢复到采前的(80.4±9.6)%和(67.8±8.4)%;②采中单、双治疗量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较采前均有减少,采后单、双治疗量组各指标较采前均有增加;③单采所致血小板的波动与采前血小板微弱负相关,与采前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采前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结论①在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献血者体内储备血小板的释放缓解了外周血小板的下降率,且其释放量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减少量呈正相关,因此不会引起血小板急骤下降,对献血者的生理影响较小。②对采前血小板计数临界的单采献血者,其采前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水平可作为采中及采后血小板波动的辅助判断指标。
推荐文章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与管理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招募
管理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分析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流失
优质护理在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机采血小板
献血者
不良反应
优质护理管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外周血小板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输血与检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外周血小板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输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1.1+43
字数 3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2587.2016.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妍 23 123 8.0 10.0
2 谢东甫 19 77 6.0 8.0
3 孙洁 3 9 2.0 3.0
4 沈元红 10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献血者
单采血小板
外周血小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输血与检验
双月刊
1671-2587
34-1239/R
大16开
合肥市庐江路17号省立医院内
26-186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2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