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如我在《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前卫”:范围与条件》一文中已经涉及到的,[1]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艺术史从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绘画转向了波普艺术,那是另外的一个艺术史的线索,它不同于格林伯格说的前卫艺术,从波普艺术人手,批评家又建构了从历史前卫艺术到后前卫的艺术史,它已经通向了今天的当代艺术.而有了这个理论以后,像我在《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一书中就是这样重新讨论这种前卫艺术(不是格林伯格的前卫)的过去和当下,[2]格林伯格所主张的艺术被重新做了规定,即它是现代艺术而不是前卫艺术.如果一定要说格林伯格的前卫,那也是现代绘画的前卫,当然我们有必要分析格林伯格的“前卫”话语是如何形成的,特殊性又在哪里?这不但针对格林伯格一个人的,还是对“前卫”这个关键词如何在批评史中更替的研究.
推荐文章
论高校辅导员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独特优势
高校辅导员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独特优势
论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统一
意识形态教育
知识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
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及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性
马克思思想
科学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的审美意识形态批判
来源期刊 美术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美术评论与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术研究
双月刊
0461-6855
11-1190/J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2-172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4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