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抗日战争期间的影像纪录,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国民党电影机构拍摄的纪录影像。虽然在中后期放松了对战事发展的记录,从客观上讲,国民党电影机构拍摄制作的仍然是这一历史时期最全面、最系统的影像文献,是抗战期间影像史料的主体。其次是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拍摄的影像。由于摄影器材短缺、专业电影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所拍摄的影像并不成体系,在时间上也没有延续性,但其后期对重大事件档案式的画面记录,成为抗日期间延安影像的特点。第三方面是以“满映”为主体的日伪纪录影像。从内容上看,这些影像是为掩盖侵略之实,推行“大东亚共荣”而作,是反动的。从其对新闻片、纪录片的制作计划和具体实施看,其计划周密且合理,并且对计划的贯彻执行较为彻底。第四方面,是国外新闻机构,影像工作者对抗战的纪录、认知。这一时期,既有像伊文思、斯诺这样个人色彩较重的《四万万人民》和边区的首次影像拍摄,也有《我们为何而战》中《中国之战》带有较强意识形态的文献纪录片。与中国影片充斥着民族情绪不同,这些影片往往从战争原罪的角度出发,较为冷静地分析战争之根源,以及交战各方在战争中的利益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之战》的阐述,使后人在重温这段历史时,可以看到表达不同情绪的画面,听到不同的声音,从纷繁的影像文献中拨开云雾,探究历史真相。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抗战时期重庆的园林建设
抗战时期
别墅团
园林建设
山水空间
抗战时期桂林学生抗战音乐活动
抗战时期
桂林学生
音乐运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的映像——抗战时期的文献纪录片《中国之战》
来源期刊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之战》 弗兰克·卡普拉 《中国新闻》 约翰·马吉 埃里克·巴尔诺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15
页数 4页 分类号 J95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大鹏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之战》
弗兰克·卡普拉
《中国新闻》
约翰·马吉
埃里克·巴尔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2236
37-1063/J
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
出版文献量(篇)
43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0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9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8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6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4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7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6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4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0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9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8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7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6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5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4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3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90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9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8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7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6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5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4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3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2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