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古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源于中国,但'路'之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造访中国时发表的《中国旅行纪》一书中提出的。他把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历时两个半世纪、由中国开辟、从长安经西域与中亚以及与印度连接的丝绸贸易之路命名为Seidcustrassen(德文)。该路径跨越100多年的发展,可分为陆上和海上,陆上又分草原丝路、沙漠丝路和西南丝路;海上可分
推荐文章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蒙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
矿产开发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下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激励机制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
一带一路
生态旅游带
发展模式
措施
"一带一路"之中国崛起
'一带一路'
战略
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带一路矿业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来源期刊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矿业发展 李希霍芬 草原丝路 西南丝路 德国地理学家 成矿区带 行纪 成矿带 商业性地质工作 成矿域
年,卷(期) gtzykpywh,(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F426.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梅燕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40 1259 16.0 35.0
2 裴荣富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72 1564 24.0 3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矿业发展
李希霍芬
草原丝路
西南丝路
德国地理学家
成矿区带
行纪
成矿带
商业性地质工作
成矿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季刊
2095-8714
10-126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图书馆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1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