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尕林格大型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祁漫塔格山与柴达木盆地结合部位靠近盆地一侧。本文主要针对尕林格矿床Ⅱ矿群内发现的热液性质的 Fe-Ti 氧化物共生组合(HYM)和新鲜镁铁质玄武安山岩中火成性质的Fe-Ti氧化物共生组合(IGM)的化学成分及其热动力学平衡进行了详细研究。镜下观察发现, HYM与镁铁尖晶石共生,钛铁矿呈叶片状平行于磁铁矿八面体的(111)面出溶,根据氧化反应的平衡公式计算得到出溶反应的平衡温度集中在581.8~688.9℃之间,氧逸度fO2介于10-14.74~10-17.94之间; IGM主要与岩浆中的镁铁质矿物相平衡,其出溶反应的平衡温度范围为690.7~740.3℃,氧逸度集中在10-15.44~10-17.30之间。计算结果表明,尕林格矽卡岩型铁矿的最初成矿温度可达700℃,接近于水饱和岩浆结晶时的温度,因此判断 HYM 形成于岩浆演化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的最初冷却过程。由于早期高温高盐度流体与围岩地层中的镁铁质火山岩发生交代反应,淋滤出大量的Fe、Ti、Al、Mg、Cu等金属物质。在高温条件下, Ti和 Al 进入磁铁矿晶格,导致含钛磁铁矿在降温过程中经历了氧化出溶反应形成钛铁矿-磁铁矿共生组合。此外,由于热液受到镁铁质火山岩的缓冲作用,导致HYM和IGM各自平衡时的氧逸度很接近。
推荐文章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矽卡岩型
铁多金属矿床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青海西部祁漫塔格地区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的矽卡岩类型和矿物学特征
矽卡岩型矿床
矿物学特征
铁铜多金属矿床
祁漫塔格
东昆仑
青海
粤西阳春盆地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动力学背景
地球化学
矿床类型
成矿系列
成矿时代
动力学背景
粤西阳春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尕林格矽卡岩铁多金属矿床Fe-Ti氧化物及其热动力学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尕林格 Fe-Ti氧化物 镁铁尖晶石 地质温度计 氧压计 氧化出溶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II 研究与调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4-21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618.31|P574
字数 65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5/cagsb.2016.02.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1)
共引文献  (309)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2(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尕林格
Fe-Ti氧化物
镁铁尖晶石
地质温度计
氧压计
氧化出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学报
双月刊
1006-3021
11-3474/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82-53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1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93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