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确定黑龙江省非故意产生多氯联苯( UP-PCBs)主要排放源为水泥行业、钢铁烧结、炼焦工业及热电站(煤)的基础上,利用1949—2014年黑龙江省4类主要排放源UP-PCBs的排放量为111538 g,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0.86%。 UP-PCBs 的总排放量与 GDP 值呈显著相关( R =0.980, P=0.000)。水泥行业、钢铁烧结及焦炭生产UP-PCBs排放均呈现由缓慢增加到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随之降低的波动趋势。2001—2014年UP-PCBs排放呈现较大的空间波动性,排放量增长率最低的城市为鹤岗(呈现负增长)、伊春、牡丹江和七台河;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和绥化UP-PCBs排放对总排放量的贡献率超过5%。
推荐文章
黑龙江省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短历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短历时降水
时空分布特征
黑龙江
1961-2013年黑龙江省雾霾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日数
时空分布特征
影响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龙江省主要排放源非故意产生多氯联苯的时空异质性分布特征
来源期刊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主要排放源 UP-PCBs 时空异质性 黑龙江省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化工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6
页数 6页 分类号 X323
字数 34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24/j.2095-008x.2016.03.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付强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317 3949 29.0 46.0
2 李天霄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57 511 15.0 19.0
3 崔嵩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18 129 7.0 11.0
5 杨剑钊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6 43 4.0 6.0
6 马万里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研究中心 19 136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要排放源
UP-PCBs
时空异质性
黑龙江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季刊
2095-008X
23-1566/T
16开
哈尔滨市学府路74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8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4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