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世界核地质科学       
摘要:
纳岭沟砂岩型铀矿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铀矿床之一,具有含矿含水层厚、岩矿比大的特点.通过详细研究该矿床局部隔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其总结为3种类型:完整型、残缺型和天窗型,并细分为11种亚类型.详细分析了局部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对铀矿开发的影响,不同的局部隔水层空间发育样式,控制着浸出液的不同分布模式.以完整型的同顶不同底亚类和残缺型的双边缺底板亚类进行了动态注采模拟分析,将整个模拟过程分为反应前阶段、初始反应阶段、反应中阶段、浸出液连通阶段、见矿阶段和稳定阶段,对该矿床的下一步有效开采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纳岭沟铀矿床局部隔水层成因识别与三维地质建模
鄂尔多斯盆地
局部隔水层
曲线重构
实体模型
鄂尔多斯盆地纳岭沟铀矿床铀矿物特征与形成机理
铀石
沥青铀矿
钛铀矿
形成机理
纳岭沟铀矿床
光石沟铀矿床含矿主岩及铀矿化特征
光石沟铀矿床
含矿主岩
铀矿化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纳岭沟铀矿床黏土矿物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纳岭沟铀矿床
直罗组
黏土矿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岭沟铀矿床局部隔水层分布样式及对铀矿开发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世界核地质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纳岭沟铀矿床 铀储层 局部隔水层 分布样式 矿体开发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19.14|P64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636.2016.02.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7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岭沟铀矿床
铀储层
局部隔水层
分布样式
矿体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核地质科学
双月刊
1672-0636
11-4914/TL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东里十号院西科研楼609室
1962-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112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