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促排卵对不同病因不孕患者人工授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男性因素、输卵管盆腔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不明原因进行人工授精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进行自然周期或促排卵周期分组,比较不同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校正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同因素构成比、基础FSH、LH、E2、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日卵泡直径及男性前向运动精子总数.评估在男性因素、输卵管盆腔因素、EMS和不明原因中促排卵周期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①促排卵组患者平均年龄、不孕年限以及不孕因素构成比(男性因素、输卵管盆腔因素、EMS和不明原因)与自然周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自然周期,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②通过多元因素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基础内分泌水平、不孕因素、内膜厚度和类型及前向运动精子总数等混杂因素后,促排卵周期相对于自然周期依然有显著优势(OR=1.607;95%CI=1.115~2.316);(③在不同因素不孕患者中,促排卵周期可提高输卵管盆腔因素患者的活产率(OR=4.56;95%CI=1.53~13.53).结论:促排卵周期可提高输卵管盆腔因素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和活产率.
推荐文章
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比较
氯米芬
来曲唑
促排卵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结局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分析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
不同促排卵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
人工授精
妊娠率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结局的比较
宫腔内人工授精
自然周期
促排卵周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促排卵对不同病因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结局分析
来源期刊 生殖与避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IUI) 自然周期(NC) 促排卵周期(OIC)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7-801
页数 分类号 R71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69/j.issn.0253-357X.2016.10.079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建枝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47 151 7.0 10.0
2 韩艳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9 22 2.0 4.0
3 蔡嘉力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 8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腔内人工授精(IUI)
自然周期(NC)
促排卵周期(OIC)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月刊
2096-2916
10-1441/R
大16开
上海市徐汇区老沪闵路779号 200237
4-294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2
总下载数(次)
50
总被引数(次)
243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